close

中國時報  2009.03.07

孫瑞穗

     金融海嘯的苦日子沒少過一天,但人們還是會埋首努力工作,低頭以愉悅心情與詩意抵抗著生活的困窘。我想起Hello Kitty於四十年前當她出生在東京時,是如何默默地陪伴日本工人度過戰後經濟復甦的艱苦歲月。

     我想你也想起了那陪著台灣人走過同一段原始積累經濟史辛酸的「鄧麗君」,陪著加工出口區女工們熬過「三班制」寂寞長夜的「鳳飛飛」。老實 說,沒有「貓王」的情歌和「瑪麗蓮夢露」的性感,是走不出戰爭的陰影。如果沒有張牙舞爪的「瑪丹娜」幫女人出口氣,八十年代新保守年代是令人窒息的。而台 灣如果沒有出個「叛逆的羅大佑」,我看戒嚴歲月裡成長的兩代文藝青年大概早就「過渡飢渴」而死了吧。這些烙印著歷史刻痕,附身於流行文化商品,攜帶著「時 代意義」的靈魂人物,一直都在靜靜地陪伴著我們。陪我們面對經濟與歷史低潮,陪我們走過人生成長路上的挑戰,甚至,經常是組成「自我認同」的關鍵元素。

     文化產業經常容易被簡化為「商品消費」或「市場行銷」,以提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。事實上不只如此。那些能夠準確切入「歷史時勢」,與「社會文化認同」接合的「文創產業」,才有能力勾動深層的「情感結構」,牽出歷史發展動力,創造出社會集體動員的效果。

     三○年代的經濟大蕭條,羅斯福懂得運用「文化」來挽救大戰之間瀕臨崩潰邊緣的美國新移民社會。他的公共政策中不但大量投注文化資金,重用「文人」和「藝術家」,且清楚明示「文化經濟」作為戰後社會復甦重要的國家發展方向。

     政策介入所造就的成果,很明顯地傾注在可以維繫各種「社群」和「認同」的文化商品發展上。像是以教會詩歌為基礎所衍生出來的「黑人靈魂音 樂」,在公共聚會中扮演關鍵黏接劑。四、五○年代出了一位黑色音樂教主叫James Brown。他是第一個可以像貓王那樣用「滑步」載歌載舞的黑人歌手,不但造成黑種青少年瘋狂模仿,還承繼了金恩博士精神發行有地標意義的專輯:「黑,就 是美。」,傳頌至今。

     這類文化產業協助弱勢者建構了認同的正面價值。在女性主義認同運動中,更有靈魂阿嬤Aretha Franklin,在台上扭腰擺臀勾引眾生,通過她那厚實又騷動人心的藍調搖滾,充分展現了「黑女人」的情慾能量,徹底改寫了六十年代那活在疏離郊區中產 階級女人蒼白形象。別小看這些吸附「靈魂重量」的商品,它們是撫慰人民心靈以度過經濟黑暗的靈丹,更是瞭解美國「弱勢族群史」重要歷史線索。

     切中時勢的「文化產業」也將建構新國族文化經濟的支柱。像是拉丁美洲融合了歐洲移民和原住民音樂而成「具有殖民地風情的拉丁音樂」。音樂裡有歷史愛恨,有恩怨情仇,大家卻也都能暫時在「文化」這塊濕地上相容共生。

     文化產業,是維繫「認同」和「社群」很重要的精神文明黏接劑。正是文化,才有那乾燥「政治語言」難以達成的「魔幻寫實」作用。

     (作者為台藝大文化創學程教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dealis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